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风采 / 雷锋在线 / 雷锋研究

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启发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15-08-2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周蓓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着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受其影响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历史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宣传普及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十多年来,雷锋精神普及工作随着形势需要,不断变换宣传的角度。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中,雷锋是学“毛著”的榜样;在“狠抓阶级斗争”时期,雷锋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型”;在强调经济建设时期,雷锋是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骨干。学雷锋活动,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合理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问题突出
    学雷锋活动存在形式主义,是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较明显与突出的问题。五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的宣传普及虽然经历过高潮与低谷,却一直没有中断,持久而有代表性,但过去所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常常采用报纸、电视通力配合的形式,各级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更多时候是每年3月3日前后发个通知、开个纪念会、领导同志讲讲话,搞搞活动。“宣传热潮”之后,又恢复平静,缺乏持久性。
   (二)精神实质认识欠全面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在宣传普及之初,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波及面较广,主要出于转变社会风气的考虑,侧重把学雷锋与做好事联系在一起,使群众学雷锋的视线局限到助人为乐方面,而忽视了对雷锋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刻苦钻研的创业精神的宣传,对雷锋精神的实质认识与宣传较片面,影响了人民群众理解与学习雷锋精神的效果。
   (三)政治倾向过于明显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雷锋精神宣传普及过程中一直与政治运动结合,带有比较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使宣传普及工作脱离了正确轨道。雷锋也被扣上了 “念念不忘阶级斗争”的典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批修整风”的模范等帽子,呈现畸形发展的状态,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雷锋精神宣传普及工作才摆脱政治运动的束缚,走上了正确发展的轨道。
         二、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经验总结与启发
    回顾五十多年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历程,虽然其为推动各个时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提供了巨大精神力量。但由于时代局限、认识不够全面等多重因素影响,也导致了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突出,认识雷锋精神实质不够全面,政治化倾向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及时总结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进行。
   (一)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实事求是,避免导向偏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因此,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但由于历史等原因,过去在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理解与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么片面理解,要不夸大宣传,导致有些人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局限在助人为乐的范畴,有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己经过时,对重提雷锋精神不屑一顾。因此,在今后的雷锋精神宣传普及工作中,应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片面、不功利、不添加任何政治色彩,体现时代性,又不违背真实性,客观还原先进典型人物的本来面貌。号召全体社会成员以实际行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这样才能避免在对典型人物思想、精神的宣传普及中,出现舆论导向上的偏颇和政治教育上的失当。
   (二)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必须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一直是影响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雷锋活动的全面展开既有声势、又有深度,对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雷锋精神宣传普及工作一度陷入了低潮,学雷锋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一阵风”、“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形式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具体单位对于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学雷锋活动提升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上来理解和思考,对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缺乏整体规划。宣传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及时总结,并将有关经验归结成体系的意识,地区之间、单位之间也缺乏及时交流与互动,传播好的经验,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离不开制度。只有建立合理、规范的活动与测评制度,才能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三)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必须科学指导,正确把握精神实质
     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要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为指导。过去,由于对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对其本质内涵缺乏前瞻性与全局性的认识,有关经验未形成体系,导致宣传普及雷锋精神过程中受到了“左”倾思潮的影响,存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从理论上科学化、系统化、明确化雷锋精神所包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科学掌握和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本质上属于多层次的思想体系,包含有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有尊老爱幼、自强勤俭的传统美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美德;有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集体精神等。宣传普及雷锋精神需辅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才能有效克服学雷锋活动中简单化、运动化、“一阵风”等问题。
       三、新时期强化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工作的若干建议
     新形势下要有效地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应在遵循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断拓展宣传与普及的平台,加强雷锋精神的研究,建立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丰富与发扬雷锋精神,推动社会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强化途径,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常态化
    强化日常宣传与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宣传普及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途径。一是鼓励传统与新兴媒体设立学雷锋专门栏目或报道,重视学雷锋活动的宣传形式与途径,积极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二是深入挖掘各行业学雷锋典型,将学雷锋活动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有机结合起来,使宣传报道实现常态化;三是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开展对雷锋精神及学雷锋活动发展历程与规律的研究,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雷锋精神扩散到社会各个层面,鼓励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把握内涵,扩展宣传平台,凸显时代性
    新形势下要有效地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更新观念,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使雷锋精神宣传普及工作与时俱进,体现出时代特色。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普及一要在传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内容上,架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新内容,突出宣传、普及雷锋言行一致的诚信精神,互助友爱的合作精神,维护正义的见义勇为精神等等,使其继续发挥引领社会精神建设的积极作用;二要坚持创新,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层次与水平,扩大参与面,使学雷锋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三要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使学习、宣传活动更具时代与社会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手机等新兴媒体优势,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增强新兴媒体与平台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吸引力。
    (三)完善制度,推行重要举措,实现制度化
    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目标,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政府一是应当把宣传普及雷锋精神作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细化为文明城市、乡镇、社区、单位的测评内容。二是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道德建设中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多渠道褒扬见义勇为、公益慈善、诚实守信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对于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四)从实际出发,打造行业特色,展现科学性
宣传普及雷锋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应避免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在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大一统”的做法;强调立足各个地区、各自行业、各类人群的特点,打造有影响、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宣传普及雷锋精神的平台和品牌。各级政府部门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解决重点民生问题;社区要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创建文明社区;各级各类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农村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五)党员率先垂范,体现先进性
    为保障宣传普及雷锋精神工作的效果,党员干部应率先垂范,对照雷锋精神,自觉清扫思想灰尘、主动纠正作风偏差,自觉抵制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的侵蚀,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带动群众;自觉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基层和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愿望,解决群众困难,促进社会风气的良性转变,全面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

附件下载: